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硕士研究生 > 正文

硕士研究生

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090101):作物高效清洁栽培耕作理论与技术、作物生长发育机理及调控、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理论及其应用、作物精准栽培理论与农业信息技术、作物环境与营养生理、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作物遗传育种专业(090102):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稻性状遗传和分子标记、作物数量遗传和试验统计、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小麦性状遗传、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玉米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大麦杂种优势及不育化机理、农业资源评价。

  3、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090120):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控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的原理与技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等。

  4、植物生物技术专业(090121):植物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植物人工染色体及基因组学、植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开发和利用、统计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观赏植物生物技术。

  5、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090122):数字农作理论与技术、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6、区域农业发展专业(090123):区域高效持续农业、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


三、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
学位课程 M11117000101自然辩证法542考试 
M111170001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秋1考试 
M11117000201英语744全年考试 
M1609010001-2作物优质高产理论与实践724春、秋2考试至少选修6学分
M1609010003作物生理学362秋1考试
M1609010004高级作物育种理论和方法724秋1考试
M1609010005植物生命科学前沿362考试
小计  14   
非学位课程M160901002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进展362春(单年 ) 至少选修6学分
M1609010022作物生态学362秋2考试
M1609010023农业信息技术362秋2考试
M1609010024高级遗传学724秋1考试
M1609010025作物育种新方法362考试
M1609010041作物生理研究法362秋2考查至少选修12学分
M1609010042区域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362考查
M1609010043农业系统模型362考查
M1609010044作物营养学362秋2考查
M1609010045Crop Science(专业英语)362秋2、春考查
M1609010046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362秋1考查
M1609010047作物化学控制理论与技术362秋2考查
M1609010048基因组学362秋1考查
M1609010049基因工程原理与实验技术724秋1考查
M1609010050数据统计分析543秋1考查
M1609010051生物信息学362考查
M1609010052统计基因组学362考查
M1609010053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543考查
M1609010054农业科技写作362秋2考查
小计  18  
学士阶段基础课程 农业生态学482.5考试以同等学历或跨专业入学者选修9学分
 土壤肥料学643.5考试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644考试
 农业经济管理402.5考试
 植物学482.5考试
 农业气象学482.5考试
小计  9   
必修环节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2考查 
总计  43   

  说明:课程原则上前3学期完成,秋1为第1学期,春为第2学期,秋2为第3学期。


四、课程简介

  1、作物优质高产理论与实践:主要讲述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高产潜力;作物高产营养、水分生理和生态因子;作物高产的群体结构;作物高产的估测方法,作物高产典型的理论分析;作物品质的调控等(内容可根据情况加以取舍,重点突出作物群体质量及其调控,品质形成及其调控,无公害栽培理论与技术。)。

  2、作物生理学:主要讲述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生理、植物激素、作物抗逆性以及有关发育生理和营养生理;作物氮代谢、酶作用机制、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的生化机制、能量代谢的生化机制、逆境蛋白功能以及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等化学物质的控制和分子调控理论与技术。

  3、高级作物育种理论和方法:主要讲述主要农作物育种研究的育种目标、育种技术与手段;主要农作物育种的现状及其进展;主要农作物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等。

  4、植物生物技术前沿:主要讲述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方法、手段和内容的研究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 电话:0514-89993482、87979226、87979351 传真:0514-87996817 Email:genomics@yzu.edu.cn

Copy © 2019 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