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首页 > 信息速递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扬州大学120周年校庆高端学术论坛----农学院特邀于振文、陈温福院士报告

报告题目一:科技创新服务国家

人:于振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报告时间: 510日(星期二)上午900

报告题目二:生物炭与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人:陈温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

报告时间: 510日(星期二)上午1010

报告形式: 线上报告

腾讯会议号:849 906 843

主办单位: 扬州大学科技处、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于振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小麦学组组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团长,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高产栽培理论,揭示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优质栽培生理机制,提出以氮肥后移和生育前中期低定额后期控制灌溉为核心技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获得显著经济效益。主持“小麦衰老生理与超高产栽培技术”课题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课题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优质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课题获2010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1完成人),参加“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课题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主编与参编了著作20部。

陈温福,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水稻研究所所长,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第九届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科协副主席。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从事北方粳稻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创建了以籼粳稻亚种间杂交与理想株型为基础的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直立大穗新株型模式并成功地应用于育种实践,使我国成为通过籼粳稻亚种间杂交进行种质创新、株型改良和高产育种最成功的国家。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直立大穗型超级粳稻沈农265、优质超级粳稻沈农606和广适型超级粳稻沈农981616个水稻新品种,促进了东北粳稻的跨越式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件。出版《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等理论与科普著作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荣获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 电话:0514-89993482、87979226、87979351 传真:0514-87996817 Email:genomics@yzu.edu.cn

Copy © 2019 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